10年下乡上公益课400多堂,她被留守儿童唤作“智慧妈妈”
“老师,今天是您的生日,这个鸡蛋送给您。”——一个鸡蛋让她改变了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认识
2000年7月,王智慧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毕业,到一所乡村小学当了一名教师。她教的班里,大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当时她初出茅庐,尚未真正领悟教师这份职业的分量,觉得只要把课讲好就行了。
2001年的一天,王智慧像往常一样到学校上课,一个叫小杰的男生怯生生地走到她面前:“老师,今天是您的生日,这个鸡蛋送给您。”王智慧当即愣住了:平时很不起眼的小杰,竟然记得她的生日!她忽然想起,自己曾在与学生闲聊时说起自己的生日,想不到孩子竟然记在了心里。感动瞬间涌上心头,她接过鸡蛋,摸了摸小杰的头:“老师很喜欢这份礼物,谢谢你!”
小杰的举动,让王智慧意识到,教师这份职业与一般的工作不同,除了要讲好课,还要关爱孩子,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从那以后,她有了一份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开始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孩子,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与需求。
王智慧
2003年,王智慧被借调到民权县城关镇第二初级中学任教。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们打交道,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知识,经过数年努力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工作中,王智慧接触到一些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遭受伤害的农村留守儿童,渐渐萌生了开公益课,向孩子们传授青春期健康知识的想法。于是,她主动联系民权县计生部门,毛遂自荐要给孩子们讲授青春期健康知识,得到了民权县计生协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从2015年开始,王智慧成了一名致力于普及青春期健康知识的志愿者。
一次,王智慧下乡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在活动结束后准备离开时,一个女生匆匆跑来,将一个纸团塞到她手里后迅速跑开了。王智慧展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老师,我身上流血了,是不是要死了?”王智慧心头一紧,赶忙一个班一个班地寻找那个女生。当她终于找到那个叫小梦的女生时,只见小梦腰间系着一件外套遮挡着下半身,眼神惶恐而无助。王智慧将小梦拉到没人的地方,蹲下身轻声安抚:“别怕,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来,老师教你怎么应对。”说完,她从包里拿出备用的卫生巾,手把手地教小梦如何使用。小梦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老师,我妈妈离家出走,爸爸外出打工了,奶奶眼睛不好……”王智慧紧紧抱住小梦,温柔而坚定地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来找老师……”
第二天,王智慧带着一大包卫生用品和衣物,专程来到小梦家,耐心地给小梦讲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教她如何保护自己。王智慧要走时,小梦红着眼眶问:“老师,您像我梦里的妈妈,我很久没叫过妈妈了,能叫您一声‘妈妈’吗?”王智慧心疼地紧紧抱住她:“如果你愿意,我就是你的妈妈,叫多少声都行!”那一刻,她下定决心:为农村留守儿童普及青春期健康知识,做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王智慧与留守儿童一起做沙盘游戏
“雪下这么大,开车太危险了,要不改期吧?”老公劝她。她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行,已经和孩子们约好了,不能让他们失望!”
最初,王智慧讲公益课并不顺利。一天,她上课时收到一个孩子的字条:“老师,我奶奶每天都用布条把我的胸部裹紧,让我走路不要抬头……”让孩子写小字条提问是王智慧每堂公益课后的固定环节。看了这个小字条,王智慧判断,孩子的奶奶思想陈旧,对青春期孩子进行了不良引导。于是,她再次讲解了青春期孩子会经历哪些身体变化,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这些变化,悦纳自己。随后,她又单独与那个求助的女孩交流。女孩哭着向她倾诉:“老师,我的乳房发育了,奶奶天天用布条束我的胸,特别疼,还不让我抬头走路,同学们都笑话我。您能不能去我家跟我奶奶讲一讲啊?”女孩的哭诉让王智慧想起了不久前另一个女孩的遭遇。那也是在一堂公益课之后,一个女孩说,为了详细了解自己和异性的身体有何不同,她在新华书店买了《生殖器官》挂图偷偷看,不小心被爸爸发现了,爸爸对她一顿痛骂,说她不要脸。
王智慧意识到,不但青少年需要青春期健康教育,家长同样需要了解青春期健康知识。于是,她下乡送课的对象又多了一个群体——广大父母。
一天,王智慧在民权县双塔镇一个村里给家长上课,刚开讲:“孩子到了青春期,身体会迅速发育,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尊重各种变化……”没想到被台下一个中年男子语气挑衅地打断了:“老师,你讲这些,不是让我们教孩子耍流氓吧!”其他家长当即一阵哄笑。王智慧有些尴尬,但努力保持镇定:“这位家长,这不是耍流氓,而是为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更好地保护自己……”可台下的家长有的窃笑,有的交头接耳。眼看课堂秩序要乱,县计生协会的工作人员及时出面,维持了秩序。
平复了一下心情,王智慧对刚才发声的那个男子真诚发问:“这位大哥,如果咱家孩子因为青春期知识匮乏,不懂得保护自己,受到了伤害,你会怎么想?”对方无言以对,其他家长也都安静下来。接着,王智慧通过案例分析和换位思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那个带头起哄的家长,当地村民都称他“军师”,最终成了王智慧的“粉丝”,不但做了一名志愿者,还成了王智慧的得力帮手。
“各位乡亲,王老师是咱们省计生协会聘请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师,她讲的是科学,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但是对我们教育孩子很有用,对孩子们成长大有帮助……”在双塔镇,王智慧每到一个村,“军师”都热情地向村民介绍她,让她的公益课得以顺利推广,并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同。
王智慧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了多讲课,让更多孩子、家长受益,王智慧即使在怀孕和休产假期间也未停下脚步。2016年冬,寒风刺骨,王智慧正在休产假,但她没有待在家里休养,而是抱着襁褓中的女儿坐着颠簸的面包车四处讲课。
一天,司机师傅关切地问她:“王老师,您真要带着孩子去讲课啊?”看看孩子熟睡中的小脸,王智慧轻声道:“这孩子很乖,带着她不影响讲课。”
那是王智慧休产假期间的第32堂公益课。当她抱着女儿走进北关镇小学的教室时,孩子们好奇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她。“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身体的小秘密……”她话刚出口,就有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举手提问:“老师,您带着孩子来给我们上课,不觉得累吗?”王智慧认真地说:“看到你们渴望知识的眼睛,老师就不觉得累了。”
2020年11月的一个周末,民权县突降暴雪,可王智慧已经答应给30公里外北关镇第二初级中学的孩子们上公益课。见雪下个不停,老公劝她:“雪下这么大,开车太危险了,要不改期吧?”王智慧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行,已经和孩子们约好了,不能让他们失望!”她毅然决定,按原计划出发。
然而,由于积雪太厚,车子在离学校约两公里的地方突然打滑,滑进了路边的田地里。王智慧急得满头大汗,和老公一起尝试了各种办法,车子都未能脱困。眼看上课时间快到了,王智慧果断决定弃车步行。
就这样,王智慧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走了近两公里。当她赶到学校时,裤腿已经湿透,头发上结了冰,脸冻得通红。孩子们看到她的模样都惊呆了,有的拿来毛巾让她擦拭,有的小声说:“下这么大的雪,我们以为您不来了呢!”她一边擦着脸上的雪水,一边说:“答应给你们讲课,怎么能不来呢?”
那天的课,孩子们都听得格外认真。一下课,就有个女生跑过来,塞给王智慧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老师,您吃个红薯暖和暖和。”捧着烤红薯,王智慧的眼眶湿润了,满身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
从个体帮扶到群体向善,爱与公益的接力传递温暖人心
2021年,王智慧调到民权县鲲鹏学校任教,平时除了下乡讲课,她还常常帮扶身边处于困境中的留守儿童。
瑶瑶的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早已习惯用强硬的外壳保护自己,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戒备。在班里,她总是霸道地宣称:“我是老大,谁惹我生气就是跟我过不去。”但王智慧却透过她的强势,看到了她内心深处的脆弱与孤独。
一次批改作业时,王智慧故意在瑶瑶的作业本上写道:“瑶瑶,你的字写得真漂亮。”瑶瑶看到这句话时深受触动,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人这样夸过她。她有些不相信地问:“老师,您真觉得我的字写得好?”王智慧笑着点点头,拿出一本字帖:“送给你,以后每天练一页,老师相信你能成为写字最漂亮的女孩。”
从那天起,瑶瑶每天都会把练好的字拿给王智慧看。王智慧总是认真地批改,耐心指出优点和不足,还跟她分享练字心得。渐渐地,瑶瑶打开了心扉,开始向王智慧倾诉烦恼:“老师,我奶奶身体不好,弟弟还小,我不想上学了。”王智慧轻轻抱住她:“傻孩子,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命运。以后你生活上有困难,老师会帮你。”
2022年中考前,为了让瑶瑶安心备考,王智慧把她接到自己家,像妈妈一样照顾她的生活,每天为她准备可口的饭菜,陪她复习功课到深夜。在王智慧的悉心照料和鼓励下,瑶瑶学习更加努力,成绩有了显著提升。
“智慧妈妈,我被民权高中录取了!”收到录取通知书当天,瑶瑶哭着给王智慧打电话。王智慧激动得声音哽咽:“好孩子,你真棒!”
如今瑶瑶已经是一名高中生,有次放假专程来看王智慧,感激地说:“老师,是您让我知道,原来我也可以被爱。”看着阳光开朗、自信满满的瑶瑶,王智慧心中满是欣慰与感动。
更让王智慧欣慰的是,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大女儿周书妤从小就懂得关爱他人,经常和她一起参加公益活动,还把自己的衣服和书本送给需要的孩子,甚至主动提出过生日不买生日蛋糕,用节省下来的钱给需要帮助的哥哥姐姐买学习用品。爱的种子,已在女儿心中悄然萌芽。
王智慧全家福
2023年,王智慧和入选“中国好人榜”的唐志发,以民权县好人志愿服务队为基础,共同发起成立了民权县帮扶好人协会。协会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如今的近300人,经常开展助农帮扶、移风易俗宣讲、关爱弱势群体、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曾经接受过协会资助的孩子亓今磊、薛珂、吴梦月等,如今也加入了协会。吴梦月说:“王老师,是您让我知道,被爱是一种幸福,爱别人更是一种幸福。”
2024年1月31日,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重庆市大足区举行,王智慧荣登“中国好人榜”。这些年来,王智慧还获得过“商丘市道德模范”“商丘市最美教师”“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从事公益活动的10年间,王智慧为民权县17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的留守儿童上公益课400余堂,受益儿童超过5万名。
如今,王智慧依然坚持下乡送课,有的乡镇她一年会去三四趟。说起孩子们,她眼中闪烁着光芒:“现在孩子们都喜欢叫我‘智慧妈妈’,我知道这个称呼意味着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但只要他们需要,我的脚步就不会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