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抹布闯天下——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于莉的创业故事
“长得这么好看,干啥不行,非得干这个!”十几年前,三十出头的于莉为了清除某医院楼道里的顽固污渍,双膝跪地,仔细擦拭地面时,有人路过,用嘲讽的语气这样说她。
“当时我什么都没说,只在心里暗暗发誓,别人越是瞧不起我,我越是要干出一番名堂!现在,我更是什么也不用说,因为我已经靠努力实现了当初的誓言。”说这话时,于莉云淡风轻。
15年前,于莉创办了家家靓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如今,“家家靓”已成为集家政服务、物业保洁、技能培训、人力资源、数字家政管理、数字物业管理、志愿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家政服务品牌,累计培训2.93万余人,带动就业创业约2.26万人。于莉本人也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于今年2月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4月中旬,记者采访于莉,听她讲述了自己“一块抹布闯天下”的故事。
一个人、一部电话、一块抹布,她开始了创业之路
2004年,于莉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河南省汝州市结婚生子,成了一名家庭主妇。2010年,于莉怀孕期间,接触到很多孕妇和宝妈,发现她们大都为产前产后无人照顾、家里无人打理而发愁,再想到很多上班族也无暇顾及家里的老人和日常保洁,于是有了创办家政公司的想法。
2010年8月,怀有身孕的于莉只身前往郑州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封闭学习,于2011年10月注册成立了汝州市第一家家政公司——家家靓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那段时间,她顶着太阳满大街找客户,常被人质疑: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什么好工作找不到,偏偏要做保洁!扫地能扫出什么名堂来?但她内心坚定:越不被人看好,越要干出一番成绩。创业初期,公司规模小得可怜,只有一个人、一部电话、一块抹布。没有员工,她就自己去大街上发宣传页;没有客户,她就一家家打电话找业务。然而,现实很残酷,整整半年,公司没接到一单业务,也没招到一名员工。半年后,公司好不容易招来一名员工,但业务依然毫无起色。将近一年,公司没做成一单像样的业务。
看到这种情形,家人、朋友纷纷劝于莉关门歇业,另谋出路,但她丝毫没有动摇。
2012年夏,于莉终于接到一个大单子——给宝丰县商酒务镇一栋新建的6层2万多平方米办公楼做全面保洁。当时正值“三夏”大忙季节,该公司找不到大团队来做保洁,经人介绍找到了于莉。
每天早上,于莉组织30多名保洁人员乘坐客车出发,自己再用面包车把保洁工具拉到作业现场。为了赶进度,她中午返回汝州购买焖面,拉到现场让员工吃。一些临时招来的员工业务不熟练,于莉就现场教学,教她们如何推地面、擦玻璃。那个单子,她带领员工整整干了5天。当拿到2万余元的保洁费时,憋了很长时间劲儿的于莉坐在办公室里喜极而泣。
越是有人使绊子,越要把活儿做到极致
2013年冬,“家家靓”的招牌在汝州老街已颇具影响力,于莉又挂牌成立了河南瑞洁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刚接手一家医院的物业服务,公司在保洁项目试岗期里就遇到了挑战。
那家医院刚解聘以前的物业公司,给于莉的公司3个月试用期。从1楼到13楼,于莉带着团队用抹布擦拭每块地砖,甚至连消火栓夹缝都不放过。可连续几天怪事频发:新拖的地面被泼墨汁,便池口卡着输液瓶,下水道里捞出尿不湿与碎玻璃——分明是有人故意使绊子。最让她和员工忌惮的是,院方以场地不足为由,将几十件保洁工具堆在太平间。当员工们对泛着寒气的铁门退缩时,于莉第一个走进去,把水桶、拖把等工具一件件拿到走廊。对记者说起这件事时,于莉自嘲:“艺不高但人胆大,全靠年轻硬扛。”
那些日子,她凌晨5点就蹲在医院走廊检查,手掌被玻璃片划破就缠上创可贴继续干:“越是有人使绊子,越要把活儿做到极致。”3个月后,院方经验收后,与她续签了合同。
谈起为何能坚持下来,于莉说,她从大学开始就知道,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吃的苦,只要拼尽全力做,就一定会被看到,会被认可。
大学期间,为了挣生活费,于莉课余时间经常去打工。起初,她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做小时工,在街头巷尾四处奔波分发传单;或是凭借热忱与耐心,为各类演出活动认真检票,维持秩序。
有一次,一家公司举办大型展演活动,于莉作为临时服务人员,在现场热心、认真的样子,给活动负责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负责人向她提及将承办一场新活动,届时会有大量外国友人汇聚一堂,急需熟悉英语及其他外语的学生助力。于莉凭借自己长期兼职积累下的人脉资源,迅速联系附近高校的同学,仅3天时间,便组织起38人的团队。最终,大家齐心协力,助力活动圆满完成,每个人都拿到了可观的报酬。
从那以后,但凡有展演或活动,于莉都会踊跃参与。大学4年,她凭借踏实肯干和勤奋努力,不仅解决了生活费问题,还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宝贵的人脉资源。
于莉(右二)向大家展示手工编织品
让没技术的学会技术,让没岗位的就业创业
在家政服务行业做久了,于莉发现,很多年龄偏大的妇女因缺乏技术只能从事最脏最累的工作,有些妇女渴望学习技术却无从下手,身残志坚者渴望实现人生价值却束手无策。她决定帮她们一把,于2015年10月成立了汝州市家家靓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至今,学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2.93万余人,为家政服务行业输送了大量技能人才。
家政扶贫,助力发展,是于莉心之所向。自2016年起,她随各级领导深入山村,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弱势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多亏了家政培训班,让咱这既没知识又没技术的农村妇女也能在家里挣钱了!”说起培训班,蟒川镇牛角岭村村民王红利很高兴。自2018年8月起,她在培训班学习了手工艺编织技术后,短短3个月时间里,就通过在家编织手工活儿挣了数千元。她说,这个活儿不受时间、场地限制,也不用购买设备,随时随地都能干,还不影响带孩子、做家务,太适合她了。
王红利通过做手工挣到钱的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来参加培训。短短2个月时间,家家靓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就在牛角岭村举办了3期培训班,吸引周边寺上村、陈家村、木厂村等40余名村民来参加培训。这些学员累计完成各种手工艺品8万余件,增收3万余元。
2011年,于莉又成立了家家靓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公益探访活动,到福利院、敬老院送温暖,在爱心助残、助农助销等方面累计开展志愿活动656次。她还先后到89个乡村实地走访,设立20个代加工点,为困难群众提供辅助性就业创业机会和保洁岗位对接,带动290余人就业,累计增收125万余元。
2021年7月20日,一场洪涝灾害突袭汝州,大峪镇及其周边的乡镇受灾严重。于莉立即投身到由市民政局、慈善总会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并在平顶山市蓝天救援队的支持下,迅速发起成立了汝州市蓝天救援队。彼时,救援队经费不足,于莉自掏腰包,购置设备,全力保障救援队运行。截至目前,救援队累计开展各类救援及讲座活动528次,服务时长70506.5小时,参与志愿者达6976人次,受益群众超560万人。此外,救援队还主动承担公益消杀任务,覆盖225个重点区域,消杀面积达850.4万平方米,惠及626.9万余人。于莉说:“愿我们团队如蓝天一般,为更多人带来澄澈的幸福。”
让织梦工坊成为居家姐妹们增收致富的好门路,是于莉当选平顶山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后的又一个梦想。
于莉(左三)和织梦工坊妈妈岗的妈妈们
2024年,于莉以平顶山市妇联“带你学家政”倡议为契机,在各县市区建立织梦工坊,统一名称、标志、模式与标准,激励留守妇女主动学习,自立自强。至今,织梦工坊已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15期,培训1930人,带动589名妇女就业。
在郏县薛店镇,织梦工坊的手工编织产品涵盖花朵摆件、玩偶、手工编织包、小饰品、生活用品、微景观等多种类别,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把一切困难都当作历练,带着姐妹们走向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采访结束时,于莉说,她接下来还打算将家政服务引入社区,带着姐妹们为居民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