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闺蜜当“间谍”
“文文,你晚上能来我家一趟吗?”暑假的一天下午,我下楼倒垃圾,遇到了闺蜜的婆婆。“阿姨,咋了?”我问道。阿姨满面愁容:“妙妙这几天不听话,在家闹事呢,饭也不吃,白天不起,晚上不睡,我都快愁死了!”
妙妙是闺蜜的女儿,正上初一。我细问才知道,闺蜜回山西老家了,留下妙妙在西安。
我不了解具体情况,晚上便拨通了闺蜜的电话,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前几天妙妙和朋友去看漫展,天黑了还没有回来。闺蜜天黑开车不老练,去接妙妙时一不小心闯了个红灯,所以跟妙妙说话时语气便不太好。妙妙接到妈妈的催促电话时正跟朋友吃饭,听妈妈语气不好,也有些生气:“就不能让我把饭吃完吗?”两人都语气不好,见面吵了几句就互不理睬了。
第二天,闺蜜问妙妙回不回山西姥姥家,妙妙还在气头上,脱口而出:“不去!”闺蜜想着姥姥家孩子多,去了要被立规矩,妙妙可能是讨厌这个,便没再多说什么,自己回山西了。
妙妙留在家里,该吃不吃,该睡不睡,奶奶拿她没办法,便向我求助。
闺蜜说:“我婆婆既然向你求助,你就去看看吧。”我自然答应:“行,但我得假装啥都不知道,不然孩子会有很强的戒备心。”闺蜜同意:“你就去当个‘间谍’吧,和她聊聊,看看她在想什么。”
投其所好,赢得她的信任
想着妙妙这两天没怎么吃饭,我便在第二天晚饭时去了闺蜜家。阿姨看到我,很高兴。我悄悄跟她摆摆手:“不用担心,我来。”然后朝着妙妙的卧室喊:“妙妙,你在干吗?阿姨来找你玩儿了。”
妙妙探出头来,一脸迷惑,很明显是还没起床。
小宝宝都有自尊,更何况一个13岁的女孩子呢?她已经和奶奶杠了好几天,自然不想在家里说话,我如果贸然问她怎么了,她肯定不愿意跟我说,于是我便俏皮地说:“走,陪我出去吃饭,到饭点了,我一个人,没人陪,无聊得很。”
妙妙依然很困惑,但片刻后说:“好,我收拾一下,阿姨,你稍等一下。”
我说自己没人陪,希望有人陪,其实就是给孩子提供价值感,进而激发她强烈的责任感。这时候,孩子出于责任感,会乐意帮助我,我们之间的信任感便有了。所以,我能够约出妙妙,就很合理了。
妙妙是一个有点儿腼腆的小姑娘,不容易向人敞开心扉。去吃饭的路上,我便尽量想办法让她开心,想着她高兴了,自然会愿意跟我多说说话。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掌控感。我便投其所好:“咱们今天去你们学校附近吃吧,那里我不熟悉,去哪家吃,你来决定!”听我这么一说,妙妙立刻和她的朋友联系,很快确定了一家餐厅。我们欣然前往。
路上,为了再次拉近跟妙妙的关系,我决定跟她聊点儿什么。
很多人说起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会头头是道,我想妙妙应该也不例外,于是决定从兴趣入手:“阿姨平时喜欢写作,没事了就愿意写写写,你呢,有什么兴趣爱好?咱俩交流交流。”妙妙立马喜笑颜开:“我听我妈讲了,阿姨是个作家。”我赶紧摆摆手:“不算作家,就是平时给一些杂志投投稿。”
妙妙看我这样随意,也打开了话匣子:“其实我喜欢画画,心情好或者不好的时候,都会画画。我觉得画画跟写作一样,都是一种表达方式。”我竖起大拇指:“你年龄不大,见解倒是很独到呀!这个兴趣好啊,阿姨看到别人寥寥数笔就能画出来一幅栩栩如生的画,真是羡慕死了!”妙妙听我这样说,像是一下子找到了知音,眼里闪起了小火苗。
找准时机,让她敞开心扉
妙妙选择吃一家香辣虾。
没有人愿意在吃饭的时候谈一些沉重的话题,就像我们小时候不喜欢父母在饭桌上说教一样。因此,吃饭过程中,我只问一些轻松的话题,比如她跟她朋友们的事情,以听她说为主。妙妙说了很多她和朋友们相处的搞笑片段,不知不觉中也吃了很多饭。
饭后,我们要回家了,我觉得氛围铺垫得基本到位了,是时候跟她讨论主题了。
回到小区,我说:“吃太多了,走,陪阿姨散散步。”妙妙很开心地顺势挽住了我的胳膊。小区里凉风习习,吹在脸上很是惬意,我知道,可以探寻她的内心了。
“你妈妈去哪里了?今天怎么没见她?”我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妙妙顺口回答:“回我姥姥家了,去了好几天。”我顺势问:“你咋没去?你们吵架了?”妙妙略微低下头,看得出来,有点儿小难受。
倾听者若能感同身受,倾诉者才能敞开心扉。我拍拍妙妙的肩膀:“这有啥!我小时候也经常跟我妈妈吵架。所以,孩子跟父母吵架太正常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如果愿意的话,跟阿姨说说咋回事呗。”
妙妙憋了几天,看我这样问,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那天,她身边还有朋友,她妈妈催她回家,语气很不好,让她感觉没有面子,因此便对她妈妈态度很不好。
事后她想通了,她妈妈晚上开车不老练,语气着急也能理解。可第二天,她妈妈问她回不回姥姥家,她说不回,是想着妈妈多问她几次,给她个台阶下,谁知妈妈问都不问第二遍,扭头就走了,让她有点儿小失落。所以,她们的矛盾才一直积压到现在。
我问她:“那接下来怎么办呢?”妙妙不好意思地笑笑:“能怎么办?我给她道歉呗。”片刻后,妙妙又说:“只是我不觉得自己有错,家长生气,就可以说话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吗?”
我正准备回答,妙妙继续说:“但是,我不道歉,这事又过不去,我妈妈就会一直不开心,算了算了,我还是道歉吧……”说着,她的眼神里有种小大人的感觉。
我摸摸她的头,认真地说:“你如果真的不觉得自己有错,可以告诉妈妈。其实,你妈妈并不是非要你道歉,毕竟大人也会犯错。”妙妙没有说话,明显在思考我说的话。
就这样,我了解清楚了妙妙的想法,便送她回家了。很明显,她开心了许多。
回家后,当我把这一切告诉闺蜜时,闺蜜很是感动,原来,小小年纪的孩子竟如此深切地为她考虑!
上一篇:怎样当好高中生的家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